千年經典向新行丨綠植成綠、蘇木提紅 一草一木染出驚艷“中國色”
色彩,是人類最直觀、最通用的視覺信號。千百年來,中國人在天地萬物間尋覓色彩、從山河草木中提取色彩,漫長歲月浸染中,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文化特征的色彩美學。一起走近非遺技藝植物染,看身邊的一草一木,如何暈染出五彩繽紛。
綠植成綠,蘇木提紅,黃櫨取黃。非遺項目“傳統(tǒng)植物染料染色”代表性傳承人黃榮華,正在教學徒們怎么用植物染色。
第一步,先從采花摘草開始。
第二步,剪切洗凈,再煮水過濾。不同植物,煮的時間長短,火候大小,都會影響染色效果。
到了浸染環(huán)節(jié),時間要精確到秒,溫度、濃度等要靠雙手感知。
從山河草木間提取色素的傳統(tǒng)染色技藝,在我國已傳承數千年。據史書記載,“染色之術,遠始于軒轅之世,黃帝制定玄冠黃裳,以草木之汁,染成文彩”。西周開始有專職的“染人”,秦朝設有“染色司”,唐宋時期設有“司染署”“染院”,明清時期設有“藍靛所”。《詩經》《齊民要術》《天工開物》等古籍中,均有植物染的記載。
自幼跟隨家人學習植物染的黃榮華,還有一份堅持了數十年的熱愛,那就是通過植物染,在絲、棉、麻等材質上,還原各種古籍里、文物上出現過的經典色彩。
“雨過天青云破處,這般顏色做將來”,“暈如雨后霽霞紅,西方寶石難致同”。取自苔蘚的色彩“苔綠”,在織物上煥發(fā)生機;鮮嫩的“鵝黃”,源自初生的小鵝,成為生活的一抹亮色。
千百年來,中國古代先民在生產生活中形成了具有鮮明文化特征的色彩美學。這些色彩,取材于植物和天然礦物,被記錄在古代文獻中,保存于文物古跡上。
為了讓這些色彩從寫意走向精確,在紡織品領域,今年3月,中國紡織信息中心發(fā)布《中國傳統(tǒng)色應用色卡》,經植物染工藝驗證,結合專家團隊考證比照歷史文獻和文物,用計算機系統(tǒng)量化RGB(紅綠藍)值和色相、明度、飽和度等指標,首批收錄了216個常用傳統(tǒng)色彩。
從服裝到彩妝,從飾品到文創(chuàng),中國的色彩美學還體現在越來越多的材質上。
被色彩裝點的除了外在,還有千百年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。來自大自然的石青和石綠,幻化成宋代名家王希孟的《千里江山圖》,如今,那抹震撼人心的青綠,走上舞臺,走進銀幕,向世界講述著繽紛多彩的中國故事。
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宋文雯: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影視作品里面,例如說像《臥虎藏龍》,它里面把綠色的沖撞做得特別好看。像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,也用二十四節(jié)氣以及它對應的顏色來進行視覺傳達。用最集中的方式讓觀眾感受到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和中國傳統(tǒng)色的魅力。(央視新聞客戶端)
-
陳芋汐全紅嬋再一次合體奪金
世界泳聯跳水世界杯總決賽女子雙人十米臺決賽,中國組合陳芋汐、全紅嬋發(fā)揮出色,奪得冠軍。這也是她們在巴黎奧運會之后首次合體。恭喜姑娘們!...
-
3-0力克馬來西亞隊,國羽闖入蘇迪曼杯半決賽
5月2日,2025年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在廈門進入淘汰賽階段。在剛剛結束的一場1/4決賽中,中國隊以3:0戰(zhàn)勝馬來西亞隊,率先闖入半決賽。半決賽中,國羽將對陣日本隊和中國臺北隊之中的勝者。人民日報客戶端 孫龍飛...
-
歌劇戲劇音樂劇好戲連臺 五一假期精彩演出一次看過癮
五一假期來臨,數據顯示演出行業(yè)已經成為拉動內需、傳承文化、賦能城市發(fā)展重要引擎,假期期間,各國有院團、專業(yè)劇場好戲連臺。國有院團專業(yè)劇場好戲連臺演藝消費活躍日前,國家大劇院第九屆中國交響樂之春正在進行,22位指揮名家、22家國內外樂團、20余...
-
中國隊奪跳水世界杯總決賽首金
5月2日上午,2025世界泳聯跳水世界杯總決賽(北京)在國家游泳中心“水立方”正式開賽。在首先進行的男子雙人3米跳板比賽中,胡宇康/鄭九源憑借出色發(fā)揮,從第一輪起就一直保持領先,最終奪得冠軍,為中國跳水隊拿下本次總決賽的首枚金牌。根據賽程,2025世界...
-
2025年五一檔電影新片票房破3億
據網絡平臺,截至5月2日13時38分,2025年五一檔電影新片(含重映)總票房(含點映及預售)突破3億,影片《水餃皇后》《獵金·游戲》《雷霆特攻隊*》《人生開門紅》《幽靈公主》《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》暫列前六。(總臺央視記者 許盼盼)...
-
五一假期多種演出“花樣上新” 邀你一起感受藝術之美
“五一”假期期間,多家國有院團、專業(yè)劇場等演出場所項目多、場次多、類型多,涵蓋話劇、雜技、戲曲劇等,成為五一假期滿足社交需求、家庭消費和親子消費的熱門選擇。日前,由中國戲劇家協(xié)會等單位聯合會主辦“首屆中國戲劇經典保留劇目展演季”在江蘇...